


2025-04-30 上传,收录于 2025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日记正从传统的信息存储工具向智能化陪伴和个性化情感支持的方向转型。然而,当前市场上的数字日记产品大多集中在输入便捷性和基础AI内容反馈上,缺乏帮助用户将生活片段串联成有机成长故事的能力,也未能在记录过程中有效激发用户对生命意义的深层感知。因此,本研究提出将“生命意义”视角融入数字日记产品设计,既满足高效记录需求,又能强化用户对自我成长轨迹的洞察和生命意义的体验。 本课题源于2024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AIGC创新赛的vivo企业命题,该命题要求为数字日记产品提供创新的AI应用解决方案,是vivo生态应用从单一记录工具向深度生命陪伴平台转型的重要一步。研究首先梳理了生命意义的结构成分、来源构成及时间视角,通过多维度的产品分析揭示了现有数字日记的优势与不足,并提出“意义建构伙伴”的产品定位,确立了“深化反馈机制、拓展意义维度、构建连续性时间叙事”三大核心目标,并且基于vivo产品设计背景,进一步推导出相应的AI赋能原则。为了将产品目标转化为贴合用户真实需求的功能方案,本研究开展了两轮用户访谈,识别出“情感驱动的仪式感释放者”“乐天派的生活记录者”和“习惯养成的反思总结者”三类典型用户画像,构建用户需求模型。随后,通过用户参与式工作坊,凝练出“AI全局采集灵感”“AI灵动反馈”和“AI记忆编织”三大功能主题,结合HOOK模型提出“意义触发”“意义构建”和“意义升华”三阶段设计策略。最终,依托vivo OS生态和蓝心大模型,完成Weaver AI数字日记的设计实践,进入可用性测试阶段。 研究的创新点在于:系统地将生命意义理论融入数字日记设计,明确产品定位与核心目标,推导AI赋能原则;采用多轮用户访谈、参与式工作坊及结合HOOK模型,提出用户画像、用户需求模型,并将需求转化为产品功能及设计策略;通过Weaver AI数字日记实践,以星空隐喻和非线性叙事等创新手法,将零散记录转化为生命叙事网络;依托vivo OS生态整合,实现多模态数据全局采集与智能反馈,提升用户体验的连贯性与个性化。本文为AI数字日记产品提供了基于生命意义的设计路径,并验证了其可行性。未来可结合vivo生态优势,持续迭代功能,推动数字日记向深度生命陪伴平台演进,为用户提供更富有情感价值与意义建构能力的数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