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面向长沙窑文化学习的游戏机制设计研究与实践

2024-05-27 上传,收录于 2024届研究生毕业设计作品

文化遗产教育正面临数字化转型的机遇和挑战。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创新教育范式,能有效提升文化遗产的育人效果和学习参与度。然而,既有的大量应用研究尚缺乏对游戏机制如何支持知识习得、塑造学习行为的系统总结。因此,本研究综合教育学、心理学、游戏研究等跨学科理论,系统地构建了“游戏机制-学习行为-知识目标”理论分析框架;并以长沙窑文化遗产为研究对象,进行案例分析、学理分析和实证研究,以期实现在文化遗产游戏化学习设计中游戏机制与学习目标的精准匹配。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基于Bloom教育目标分类学,聚焦知识维度,剖析了文化遗产教育在事实性、概念性、程序性和元认知性知识维度的学习目标。通过梳理16个文化遗产游戏化学习案例,总结出任务、参与、叙事三类关键游戏机制。任务机制提供知识单元和行为引导;参与机制通过塑造沉浸感、创设社会情境来增强学习投入;叙事机制统领学习内容、赋予学习意义。在游戏化学习中,它们相互交织、协同作用,引导学习者投入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等层次的认知实践,进而达成知识学习目标。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长沙窑文化场域,以陶瓷作坊、贸易港口、沉船遗址、水下考古等场域下的知识为学习目标,设计开发了一套形式多元的游戏化学习方案。该设计方案匹配多重游戏机制,以调动学习者学习动机、引领学习者在求索未知的过程中感悟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通过实证研究检验了不同游戏机制对知识建构和价值传递的积极作用,验证了理论框架的合理性,并对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思考。 本研究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实践示范价值。在理论上,“游戏机制-学习行为-知识目标”分析框架揭示了游戏机制在学习中的内在作用机理,丰富和拓展了游戏化学习的理论内涵,为推动相关领域理论体系构建贡献了新思路。在实践上,采用多元组件设计,运用Unity3D引擎构建虚拟场景,并创新引入Arduino压力传感器和非遗技艺制作的陶瓷组件实现具身交互,打通线上线下学习空间。本研究为传统文化教育变革提供了新范式,彰显游戏化学习在培育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功能。

评论

发表评论前请先登录

确定删除该作品?

作业评分

打分